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>
精彩日志
>>我國建筑低碳推廣面臨人才技術瓶頸
我國建筑低碳推廣面臨人才技術瓶頸
全球把工業、交通、建筑。做為三大高耗能、能高溫室氣體排放的行業。因此在這個行業當中如何能夠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。能夠降低能源的消耗,將對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。
在近日舉行的全國大學生綠色建筑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上,中科院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指出,我國是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,每年約有20億平方米新建筑竣工,消耗6億噸標準煤,建筑業能耗占國家總能耗的30%左右,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,幾乎占到了50%,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運輸和工業領域。建筑業節能減排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至關重要。
因此,業內多位專家學者一直在推動低碳建筑,促進國家大力發展低碳建筑。
低碳建筑
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、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,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,提高能效,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。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漸成為國際建筑界的主流趨勢。
低碳建筑據有多樣性,多依據區位優勢而定。而建設低碳建筑,投入不過增加5%,但能節省資源40%以上。
據記者了解,一些擁有自然地理優勢的建筑群,充分利用相應優勢,發展低能耗優勢,如擁有水源熱條件的地區,采用水源熱泵系統,夏季將房間熱量 “取”出,釋放到水體中,從而為房間制冷,冬季則從水體中“提取”熱能,為房間采暖,運行費用僅為普通中央空調的40%至60%。
記者在多家礦業類公司了解到,這些礦山企業多在廠區內廣泛使川地源熱泵系統。車間、辦公樓、公寓樓等建筑,利用地表淺層水深和地熱能獲得生活熱水,并為房屋調溫。而在西部地區,則為利用充分的光照時間發展太陽能熱水系統。節省電力數量更是可觀。
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,約占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%。我國現有住宅面積超過400億平方米,其中大多數是高能耗住宅,其能耗量是發達國家的3倍。不僅如此,我國每施工1萬平方米產生建筑垃圾500到600噸。因此,建筑業的節能減排,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至關重要。
去年12月底,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前夕,提出了到2020年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的行動目標。據該報告中披露,上述行動目標可分解為以下具體幾項:
到2020年,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-45%;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%左右;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;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。
為實現上述目標,我國已組織完成了《中國“十二五”規劃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思路研究報告》,并研究提出了“十二五”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和發展低碳經濟的思路。而作為碳排放最大的領域,低碳建筑尤為必要。
人才技術瓶頸
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,20世紀100年整個人類創造的財富消耗了2640億噸的石油和天然氣,1420億噸的煤炭,380億噸的鋼,7.6 億噸的水泥和4.8億噸的銅。那么我們在本世紀這一百年里,假如還用這樣的方式去創造財富,估計人類創造的財富將是上一個世紀的三到四倍。難怪有人說,我們需要三到四個地球,地球有這么大的承載力嗎?
中國民企低碳聯盟秘書長孫保羅告訴記者:“在低碳建筑領域,我國技術已經實現突破。推行低碳技術非常可行也非常必要。以世博會為例,當時我工作民企館是個零碳館,它的排放、它的科技,都運用了當今中國最先進的技術,它的照明技術、控制技術都是非常一流的。現在不只是概念,而是需要在實際建筑中進行推廣。”
據記者了解,在世博會上的民企聯合館是由16家中國的民營企業聯手打造的展覽館。代表了我國較為先進的低碳建筑技術。
但據專家介紹,我國低碳建筑技術領域已經有所突破,但要目前還沒有全面推動,在政策支持上的力度也需要進一步加大,同時人才問題也是困擾低碳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。
2010年,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.6%,從業人員超過4000萬人,成為大量吸納勞動力就業、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。記者從8月31日舉行的全國大學生綠色低碳建筑創意設計大賽上了解到,許多企業為了解決人才瓶頸,提前儲備人才,已經有意從大學中選拔有潛力的人才進行培養。
復地集團董事長張華告訴記者:“人才是民企重點考慮的事項。企業只有吸引來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方能共同完成相關的目標。其次,企業要提供給人才與其職業生涯相關的諸多機會。比如承諾獲獎者將優先提供實習、應聘機會,并擇優錄用,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”
未來之路
我們現在每建筑一平方米的房屋,需要消耗0.8平方米的土地,需要消耗0.2噸標準煤的能源,需要用55公斤的鋼材,需要0.3立方米的磚和木,同時排出0.75噸的二氧化碳。一年就是15億噸二氧化碳。現在全球每年平均排出到大氣當中的二氧化碳有300億噸,其中75億噸給綠色森林吸收,另外75億噸被海洋來化解,剩下的150噸就排到我們的大氣中,造成的溫室氣體,將給未來的全球生態系統的變化帶來災難性影響。
據公開資料顯示,我國400多億平方米的建筑中,95%都屬于高耗能建筑,每年新增近1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只有15%左右實現了低碳標準。低碳發展是未來的必然之路,這已經是社會的共識。
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,建筑業要推廣綠色建筑,綠色施工,著力用先進建筑材料,信息技術優化結構和服務模式。到十二五末,我國建筑產品施工過程的單位 增加值能耗要下降10%。新建工程要100%符合國家節能標準。
房地產行業的低碳、節能等,一直淪為漂浮的口號。現在一切要來真的了。記者獲悉,北京市正擬定相關政策,研究醞釀推動將房地產行業低碳落到實處,并希望這項研究未來能以金融 手段方式鼓勵開發商全面落實低碳。
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梁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,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、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兩方正合作研究“房地產行業綠色低碳企業評價體系”,并準備適時引入獨立第三方進行項目與企業評價,建立房地產企業碳征信檔案。
復力集團董事長張華認為,當今世界全球化和城市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。城市作為人類經濟活動的中心,社會發展的心臟,面臨著能源短缺、環境惡化的雙重危機,為了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,追求綠色低碳的城市模式已勢在必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