績效評價是一把手工程,制定評價體系和對關鍵崗位的績效評價需要領導者親歷親為;績效評價的內容需要涵蓋多個角度,進行綜合評價,即包括業績,也包括能力與態度;績效評價決策的制定要聽取多方利益相關者的意見,保證決策的質量。本文取材于傳說,希望能夠對組織管理者有現實的借鑒意義。
據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記載,堯開始和下屬探討接班人問題的時候,距離他真正讓出帝位的時間長達二十八年。在當時,部落聯盟首領選擇接班人是一個可以開放探討的問題,與這一決策具有利益相關者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,但最終要由首領來決定。這一問題是如此之重要,以至于要提前許多年就提出這個議題進行探討。而且,對候選者的資格沒有嚴格限制,堯的說法是"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。"在堯連續否定了多個人選之后,他的手下推薦了"平民、單身漢"身份的舜。大臣們對舜的初步評價是,雖然他的父親愚昧、母親頑固、弟弟傲慢,但舜仍然能夠孝順、友愛的與他們相處且不讓他們走向邪惡。這種評價方法是基于事實的描述法,而不是簡單的說他"好",或者"不好".而且,也沒有說他如何的精通天文、地理等知識技能,更為關注的是"做人"的基本面的能力。這個理由顯然是打動了堯,堯隨即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,以此來考核舜的"德行".從此,堯對舜這位"未來的接班人"開始了漫長的績效評價過程,可謂是用心良苦。
首先,考核"基本能力素質",即"齊家"的能力,看他是否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家族,使其健康、良性的發展。這個問題是如此之重要,以至于首領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候選者。舜在對這兩位有著高貴背景的妻子做了訓教、告誡之后,就讓她們去自己的老家伺候公婆。在舜的教導下,她們都能夠按照舜的要求恪守婦道。通過這種完全基于事實的考核方式,舜的"齊家"能力完全得到了堯的認可。
其次,考核"定制度"能力,堯讓舜去健全、完善以"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"這五種倫理為核心的道德制度體系,并付諸實施。在這里,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種類似制定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方面的"職能工作".事實證明,作為一名職能部門的負責人,舜的工作是成功,因為,這套制度體系都得到了"員工"的認可和服從,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
第三,考核"帶隊伍"的能力,堯讓舜去負責管理百官,明確百官的崗位職責、理順他們的工作關系,使他們各司其職。舜的干部管理工作也獲得了成功。
第四,考核"外部協作"的能力,堯讓舜負責管理、協調與各諸侯、使臣的關系。在舜的努力下,政府與他們都建立了和睦、穩定的外交關系,并贏得了尊重。
第五,考核"現場管理"能力,舜又奉命去實地考察、巡視國家的山川地貌。即便是在風雨雷電,舜卻從未迷失方向,總能完成任務。
通過以上種種績效評價,堯對舜的績效表現是完全肯定的,"汝謀事至而言可績",并最終確定他為自己未來的接班人。但績效評價至此還沒有結束,堯只是退居二線而未完全退出,舜并沒有立即被任命為"總裁",而只是擔任"常務副總裁"的工作,而且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十一年。因為,堯雖然在選擇接班人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必要的績效評價工作,但堯仍認為這個決策還需斟酌,因為這只是基于自己作為直接上級的績效評價而制定的決策,還不夠完整。所以,堯對舜作了最后一步的考核。
第六,360度考核。堯讓其他所有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來表達自己的觀點、進行評價,進一步提高決策的質量。當然,這也會進一步強化舜擔任"總裁"的合法性,使政權更為穩固。結果是,"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,獄訟者不丹朱而之舜,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。舜曰'天也'".堯在選擇接班人的過程中,采用了多角度、苛刻的績效考核方法,前后歷時二十余年。他選擇候選人的范圍并沒有限于現有的核心層人員,即直接下級,而是廣泛的征求意見,擴展選擇對象,并最終確定了平民、單身漢舜;堯對舜的績效評價是全方位的,既包括對基本能力素質的考核,又包括對"定制度、帶隊伍、外部協作、現場管理"等關鍵績效指標的考核;最終制定決策時,又充分征求了各方的意見,提高了決策質量,降低了政權交接的風險。
讀完這篇文章,我們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,早在幾千年前,就已經產生了對人才進行績效評價的啟蒙思想。堯舜時,就有了"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"和"五載 一巡守"的考績之法,為選拔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這個古代故事,給后人留下諸多啟示,做好績效評價,要注意以下問題:績效評價是一把手工程,制定評價體系和對關鍵崗位的績效評價需要領導者親歷親為;績效評價的內容需要涵蓋多個角度,進行綜合評價,即包括業績,也包括能力與態度;績效評價決策的制定要聽取多方利益相關者的意見,保證決策的質量。
總之,企業績效評價系統能平衡不同群體之間期望值的矛盾;平衡機會和注意力之間的矛盾;平衡不同激勵方式之間的矛盾。通過連續的績效評價,可以檢測企業發展的狀況,把握企業當前的總體情況,使企業知彼知己、揚長補短,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與措施提高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