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設計人才網6月9日訊(記者:何芳)眾所周知,今年由于大學畢業生人數猛增,大學生就業問題理所當然的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。曾經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,人人得之若寶象牙塔走出的精英,為何現在卻背負著就業難的窘境呢?我們不由得要問: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年的嚴峻的就業形勢,就業指導專家們各持己見。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,總量過大是造成高校應屆生就業難的“罪魁禍首”。
然而,也有一些就業指導專家認為,所學專業、所在地域、所從事行業的相對過剩也是部分應屆生就業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。
據有關部門相關數據統計顯示,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已經超過3000萬人,位居世界第一,在絕對數量上的確十分龐大。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卻不足15%,從占人口比例看,我國大學生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,尤其是高技能人才、優秀人才。
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:一方面是高技能人才的緊缺,用人企業多方難求。另一方面是應屆生就業困難,四處求職無門。這一現象說明我國人才結構亟須調整,院校培養人才得緊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進行合理的專業設置。應該讓學校專業也適當的市場化,而不能一味的走“計劃經濟路線”。
在過去10多年來,部分本專科院校大量擴招。近年來工科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相對較高,比如說:建筑設計類、土建類專業。而文科類畢業生找工作則相對困難,一般來說文科類應屆生就業選擇通用型崗位會較多一點,但是這類崗位的競爭性本身又比較大。據業內人士分析,工科專業需要大量的設備,所以人才培養成本高,而中文、英語、新聞等基礎類學科一本書就能開課,金融、財會、管理類專業“外表光鮮”,自然成為擴招的首選,學科專業比例失調的現象因此逐年加劇。這也是間接導致部分大學生學成歸來,卻忽然發現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是那么回事兒。
近年來,類似“天之驕子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”的報道時間報端,乍一看讓人一時無法接受這一事實,其實坐下細想一下也就非常正常了。出現這種現象正是因為市場規律發生了作用,使得某些專業畢業生出現過剩,供大于求,薪酬就會下降。
高學歷并不等于高能力近幾年不絕于耳,因此,盡管市場緊缺高技能人才,部分專業應屆生就業仍然困難;其實,高學歷與高能力并不沖突,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這種極端規律,如果畢業生有一技之長,就業可能會更無憂。
通過調查得知,很多應屆生就業首選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大城市,希望能在大城市闖一闖,或是畢業回鄉感覺“顏面無光”。正是由于這種心理作祟,大學生扎堆涌向大城市,導致地域差距過大,這也是造成應屆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建筑設計人才網就業指導專家楊先生指出,目前我國基層很缺人才,但一些大學生卻不愿意去基層,內心深處瞧不起基層工作,認為在基層工作很難看到自己以后的發展前景。客觀地說,如果地域差距無法縮小,可上可下的人才流動觀念、機制難以建立,大學生下基層將會遭遇重重困難。
由上不難看出,應屆生就業難是多方面原因綜合的結果,但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畢業生要擺正心態,要適應走出象牙塔以后的生活,愿意去基層鍛煉,也許所謂的就業困難也就不會成立了。